2008年,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启动监测人员技术考核制度。
11日起,长三角区域辐射增强,有利于臭氧生成。7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白天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光化学反应,将有轻至中度臭氧污染。
珠三角区域未来一周,珠三角区域多降水天气,大气污染清除及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西北区域未来一周,新疆南疆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地多扬沙或浮尘天气。长三角区域未来一周,大气扩散条件总体较好。8日至9日,区域中南部降水增多,臭氧污染缓解。西南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气扩散条件总体较好,无明显霾天气
长三角区域未来一周,大气扩散条件总体较好。8日至9日,降水增多,臭氧污染缓解。通过去年我们一年的强化督查,就是让大家把药吃下去,效果是明显的。
大家知道,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场标志性的战役。过去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通过七点到九点去这个网格查,污染物到底是谁排的,发现有施工就抓到了。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一)突出重点。其他行动方案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去年的我们重点抓了两散和两提,即平时抓散乱污企业整治和散煤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要提高级别响应提前三天发布预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项办会向各督查组提供问题清单,对督查区域内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在抓落实2018年6月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启动视频会,李干杰部长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思路进行了阐述和部署,核心内容是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的转变和调整,从过去生态环境部主要抓宏观政策,抓顶层设计,转变为既抓宏观政策,又抓微观落实。田为勇介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核心内容是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的转变和调整,从过去生态环境部主要抓宏观政策,抓顶层设计,转变为既抓宏观政策,又抓微观落实。抓到以后不一定就是他,我们还要回头通过热点网格评估,污染物是不是下来了,排放量是不是下来了,下来了说明我们找准了,我们把这些技术用在了我们督查当中,对于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从5月7日起,生态环境部先后启动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清废行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蓝天保卫战等专项督查,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我们强化督查也相应的从去年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扩展到了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从28个城市扩展到了80个城市,三个区域的督查方式方法也会不同,有驻点督查,也有机动式督查。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田为勇局长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强化督查有关情况。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要有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在梳理和分析2017-2018年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总结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做法。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全系统力量,以攻城拔寨之气势对各重点领域合力攻坚,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而不懈奋斗。
今年是以县(市、区)为中心,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的531个县(市、区),派驻约290个左右督查组,每个督查组负责1至3个及以上县(市、区),深入一线开展督查。发挥微信举报作用、使用执法APP、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高督查的针对性,准确性。
外媒:对于新一轮强化督查来说,煤炭和钢铁行业是否会成为督查重点?此外,我们了解到此次对28个北方城市煤炭、钢铁行业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要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这个标准是否会扩大到其他城市?田为勇:谢谢,我用一组数据来解答你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生态环境部直接指挥,全面发现问题。
督查前,派出单位会做廉政教育,督查组成员签署廉政承诺书。2018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联合水利部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印发《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采用卫星遥感数据,精确判断水源地边界。他还表示,京津冀2+26个城市所有45米以上的烟囱,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且和环保部联网。关于采矿行业,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说,现在暂时还不会列为强化督查的重点,主要还是在用煤这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污染,这里以电力行业为例,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在京津冀2+26城市占到20%。强化督查运用在线监控、热点网格技术、在2+26城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划出了PM2.5浓度较高、排放较大的3600个热点网格。
(四)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进展情况6月11日开始,组成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开展督查,拉开了今年蓝天保卫战的序幕。从今年10月1日起,京津冀2+26城市钢铁、火电等行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随后将视情况逐步推广。
通过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既解决环境问题,又努力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既抽调执法人员,又抽调管理人员、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调集全国业务骨干,集中兵力,合力攻坚。
很多情况是某一个时间段,每天早晨七点到九点在某一个网格发生变化。以散煤清洁化替代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
去年抽调地方及部直属单位约8000人次参加督查、巡查和特别行动工作。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详尽安排。运用热点网格技术,提高督查的针对性,准确性。所以说,钢铁行业始终是我们强化督查工作的重点之一。
生态环境部梳理总结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4行动,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七场标志性重大战役和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四个专项行动,涉及到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等生态环境的主要领域。使用督查APP,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确保客观公正。
以矿山、绿地和扬尘综合整治为重点,优化用地结构。通过联网数据,可以随时看到每一个企业的排放情况以及监控设施的运行状况。
从监控数据来看,钢铁行业数量不是很多,大概占到了全部高架源企业的10%左右,但是排放量占到了全部高架源企业的三分之一。今年督查分三个阶段,各阶段督查重点将有所侧重,比如:6-7月重点是回头看。
今年将调集3万人,参加攻坚战,重中之重还是蓝天保卫战,3万人当中有1.8万人是围绕着蓝天保卫战开展工作的。6月,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近期将正式印发。第一轮次督查到6月24日,发现2690个问题。我们从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中调选精英组成调度指挥部(专项办),负责调度督查组活动。
在京津冀2+26城市共安装1532家企业,涉及到烟囱也就是监控点共2935个,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督查中,我们会在微信群对督查人员三天一提醒。
同时对全部1308个问题通过部网站、中国环境报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采用清单式管理,拉条挂账,一盯到底。
工作中绝不允许违法违纪问题发生,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并且指名道姓公开通报。目前,各地正按照清理现场,查清来源,依法处理非法倾倒企业和严肃追责问责四个方面要求积极整改中。